提升城市韧性 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了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纳入试点的39个市(区)涵盖从超大城市到小城市的不同规模,覆盖全国七大地理分区,发展水平、气候类型、要素禀赋等具有代表性。
本期光明视野聚焦“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这一主题,看部分试点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有益探索,以期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方案。
一提到海口,大家想到的就是阳光、沙滩、椰林、大海。海口又叫椰城,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气候温暖,有着迷人的热带滨海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海口作为典型的南方滨海城市,受东亚季风和台风双重影响,暴雨、城市内涝等气候问题突出,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以及强风暴潮入侵等严峻挑战。
那么城市发展怎么样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2017年,我国启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海口位列其中。7年来,海口将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理念深度融入城市更新和新区建设中,为系统性深化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海口创新建立“湿地+”保护修复模式,将湿地修复融入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位和价值。原本又黑又臭的美舍河,淤泥被清理,排污口被封堵,两岸种上红树,水清岸绿,成了贯穿城区南北的重要水生态景观廊道。在寸土寸金的西海岸附近,“让”出1300公顷土地,新建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同时叫停已开工的硬渠排水工程,恢复湿地荒野形态。如今,五源河湿地公园里,水蕨、普通野生稻、红原鸡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相继被发现,褐耳鹰、小天鹅、花鳗鲡、蓝胸秧鸡等珍稀物种回归。
2018年10月,海口成功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成为全世界首批18个国际湿地城市之一。丰富的湿地资源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生态功能,也为海口市民创造了宜居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海口市聚焦高温、高湿、强降雨等热带岛屿气候特色,全力发展绿色建筑,助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走进海口江东新区,你能够正常的看到一座座注重绿色、高效、环保、经济的绿色建筑拔地而起。
有的大楼每一层都种满绿色植物,既有绿萝藤蔓,也有热带棕榈类树木或低矮的灌木,五彩缤纷,犹如一座空中花园。有的大厦将植被“披”在身上,建筑的外立面在建设之初就设计了速阳铝格栅,每一个速阳铝格栅都可装上适合植物生长的营养土,再种植上棕榈类植被,搭配胡枝子、刺槐、马棘、散尾葵等适宜热带生长的植物,为建筑降温。
今年海口再度入选全国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海口将在上一轮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构建适应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区域格局,有效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降低和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损失,进一步打造生态宜居之城。
白银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北边缘、祁连山东延余脉向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白银所面临的干旱、极端降水、极端高温和霜冻冰暴等气象灾害,是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面临的共性气候灾害。
早在2017年,白银市就入选第一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28个试点城市。几年的探索,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
会宁县是产粮大县,自2019年起持续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推广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农业,以应对水资源短缺。同时,会宁县加强监测预警建设,建成各类地面气象观测站点47个,实现立体化综合气象监测网络区域全覆盖,暴雨预警准确率达79%,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37分钟。
我们还大力推进城区绿化工作。建立多个小型公园和休闲绿地。对老旧小区,通过补种、建设小微绿地的方式提高社区绿化率。截至2023年年底,白银城市绿地面积较2017年增加511.68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增加7.65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了3.38平方米。
漫步在银凤湖公园,湖水清澈、绿树成荫,随着十大公园的建成,市民户外活动的时间明显增多,大家在公园里散步、跳舞、唱歌,更是形成了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
随着供水供热管网的更新和智能化升级,水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现在基本不会发生停水、停电的情况;随着绿色建筑的普及,建筑的采光率和能源使用效率有所提高,这也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早几年,我们邀请省里相关的专家作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公益讲座。在交流环节,一位市民说:“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远着呢,跟我们老百姓没什么关系。”专家却解释道,气候变化的确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气候变化的影响却与每个人相关,比如气温太高或太低,都可能会导致用电量增加,这就会关系到家庭开支。
气候适应不仅是技术的提升、设施的更新,更是一种全民意识的觉醒。这些年来,白银群众爱护环境、低碳生活的意识越来越强。我们应持续将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宣传融入教育中,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建设中。
呼和浩特市气候特点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簸箕形状,水资源短缺。城市功能布局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尚未最大限度地考虑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影响,使得呼和浩特市面临着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
为此,我们秉承“减缓与适应并重”的理念,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路径和模式,主动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和水平,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早在2019年,在实施呼和浩特市地铁1号线站点道路恢复提升工程时,有关部门在设计上已经融入了水弹性城市的理念。我们在乌兰夫纪念馆、新华广场、内蒙古展览馆、乌兰恰特等地铁站附近的道路上,铺设应用透水材料。雨水降下来后,可以像落在泥土上一样往下渗透,解决了水泥硬化路面难以渗水的问题。
不论天气如何,青城的路面都能够保持整洁美丽,与周边绿化带交相辉映,为过往行人营造了宜人的视觉景观。这都得益于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和精湛的施工工艺。
城市中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也有一些房子在慢慢老去,成了大家口中的老旧小区。雨污混流、路面破损、外墙脱落等成为城市在应对极端天气时的隐患。2023年,呼和浩特市309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基础设施完善了,环境面貌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慢慢的升高,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也在增强。
呼和浩特市将高质量开展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最大限度降低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不利影响和风险,提高城市韧性,更好应对气候变化。
炎炎夏日,若是来梵净山旅游观光,不妨再到山下的铜仁市区走一走,欣赏一段沿江风光,感受几缕夏日清凉。你看,这蜿蜒流淌的碧水,绿树成荫的步道,再加上润物怡人的气候,真是巴适得不得了。
铜仁市区在锦江的怀抱中,这条江既是铜仁的“母亲河”,连通着洞庭湖和长江,更是调节区域气候的关键“法宝”。过去,由于上游山区降水集中,加之工业发展和植被破坏,江水常会混着泥沙、漂着杂物,看着让人心疼。
党的十八大以来,铜仁经济社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如今锦江长年保持Ⅱ类水质,可以坐看一江清水向东流,细细欣赏一幅“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的美妙生态画卷。
梵净山间,云雾缥缈,生机勃勃,是避暑的好地方。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拥有地球同纬度上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66.2%,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稳定在97%以上,优良的生态成了应对气候灾害侵扰的“绿色屏障”。
近年来,我们在做好“水文章”,念好“山字经”的同时,做好“降碳”“减污”工作,不断的提高经济发展“含绿量”,成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亮点。“卖空气,也能赚钱。”生活在梵净山脚下的村民感慨道。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我们将以建设好气候适应型城市为契机,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尚文超、王晓樱、王冰雅、宋喜群、高平、王潇、陈冠合、吕慎 光明日报通讯员 金永成、李梦)